闲话文献集邮爱好者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190

   随着集邮事业的发展,集邮文献应运而生,于是便涌现出文献集邮爱好者。这支队伍遍布神州大地,究竟有多少人,众说纷纭:有道万余者,有云千余名,也有人说不过几百人而已。由于统计目的、依据、标准、内容各异,结论不一致在所难免。

   文献集邮是收集、研究与邮票、集邮、邮政史有关的文献资料的一个集邮类别。也就是系统地、有目的地对集邮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的一种集邮活动、集邮类别或集邮方式。《文献集邮》主编葛建亚在概述几名集邮家对文献集邮的名言后说:“还可以把文献集邮视为一种过程,这一过程还应包括文献的创作,即文献集邮是创作、收集、研究、展示、鉴赏集邮文献的过程。”(《文献集邮》总第2期18页)集邮家郭润康说:“文者书也,献者人也。要使‘文献集邮’繁荣昌盛,应多出书,但也要有人购、有人读、有人研,见物又见人,方可体现‘文献集邮’的真谛。”(《文献集邮》总第3期第1页)由此可见,文献集邮爱好者包括藏者、读者、作者、编者、评者、研者。但集收藏、研究、创作、鉴赏于一身者廖廖无几,多数是单一、合二而一、合三而一。笔者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收藏类。

   以收藏集邮书、刊、报为主。因收藏目的不同,有三种人:

   一是求齐求全型。广泛收集,不惜代价,千方百计购、求、索、换。日积月累,数量与日俱增,为研究中国集邮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不过,因经济实力、邮购信息以及发行量、存世量等因素,真正集齐集全者微乎其微。但他们乐此不疲,生命不息,集藏不止。

   二是求质求精型。主张书不在多、质高就行。重权威、求珍罕、挖早期、追量少,只要有价值、有影响的都在收藏之列。首选名人名著名刊名报;绝不放过史志、经典、工具书;重点收集各级各类邮协会刊。

    三是专题分类型。按时间收集,分早期(建国前)、中期(建国至文革)、近期(改革开放至现在),先近后远,先易后难。按内容收集史志、论著、目录等。按形式收集图书、杂志、期刊、音像等。也有专门收集创刊、试刊、复刊、停刊号的。

   ———研究类。

   集邮书橱量不丰裕,但都很实用。藏书重在读书,读书是为研书、评书、著书打基础。同时深入实际,了解现实,分析走向,他们不断地为集邮文献提供新内容、新资料,又为文献集邮献计献策,是发展文献集邮的骨干力量。有人全面研究,有人重点研究,有人就事论事,一书一议,一刊一议,一文一议。

   ———创新类。

   思维敏捷,邮识颇丰。为发展文献集邮呕心沥血、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是文献集邮队伍中的开路先锋,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有人重视宣传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大造舆论,尽全力摇旗呐喊、擂鼓助威,极力唤醒、支持、鼓励、团结广大文献集邮爱好者。有人关注、关心、关怀、关爱文献集邮,出谋划策、重在行动,建队伍、办邮刊、出邮报、著邮书、写邮文,引导文献集邮爱好者。

   ———鉴赏类。

   橱中有邮品,手上有邮书,购邮品、读邮书目的在求知求乐。双休假日、茶余饭后,邮友相聚,对集邮说长道短、评头品足。无名利之争斗,无得失之烦恼,无著书立说之心,无借邮发财之意。想说就说,毫无顾忌。太岁头上敢动土,名人名著也要指手划脚。对佳书优刊如饮茶、似品酒,尽享其特有的甘醇。在闲谈中增长邮识、拓宽视野。同时这些言行又为集邮文献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文献集邮爱好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各级邮协高瞻远瞩,纳入日程,知名人士冲锋在前。乐观估计,不会是百计、千计,但也绝非是哥德巴赫猜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