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文化能否从“微”入手?


91邮票网 2012-10-31 20:51:40 浏览量:127

近几年,凡是沾“微”的文化形式,颇受人们的欢迎:先是微博,再是微小说,又有微电影……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很难挤出大量空闲时间去消费长篇大论式的文化大餐,因而短小精悍、耗时不长的“微”文化快餐受到追捧。当下的集邮文化也应顺势而为,从“微”入手。

首先,应倡导力所能及的“微”邮集。众所周知,集邮的门槛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因收集一套邮票或邮品而自诩为“集邮者”,但是,如果要具备丰富的集邮知识并制作出颇有影响的邮集,对大多数“集邮者”来说并不容易。其实,近年来具有“微”文化特点的一框邮集(16张标准贴片)或一片邮集(一张标准贴片)已经兴起,这些“微”邮集因较小的主题、不需要十分珍贵的邮票、邮品就可制作完成而向更多的集邮者敞开大门。

其次,开展因地制宜的“微”活动。集邮因收藏性、知识性、趣味性而颇受人们青睐,但其交换性、互动性往往因场地、经费、人员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只有因地制宜开展“微”活动,通过不定期的小型集邮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最后,举办丰富多彩的“微”展览。每隔几年,世界、亚洲和中国都将举行规模盛大的集邮展览,但一般集邮者很难进入这些邮展来展示自己的收藏。其实,我们可以通过集邮专卖店或邮政支局集邮柜台一隅,举办一些“微”展览,让那些难以入选大型集邮展览的邮集在此得以展示;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要求集邮者制作相关邮集并给予展示,这样不仅能给一般集邮者展示邮集的机会,还能鼓励集邮者积极参与社会宣传。

总之,集邮文化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从“微”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让广大集邮爱好者参与集邮文化活动,壮大集邮队伍,提升集邮文化的影响力,最终实现集邮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来源:中国集邮报作者:张进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