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邮伴我大学生活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278

   网络的普及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而以此为载体的网络集邮,让有着170年历史的邮票又焕发了生机。网络集邮对培养青少年的集邮兴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我想谈谈我是如何进行网络集邮的,以及它对我大学生活的影响。

   搜集邮票电子图片是网络集邮的一种形式。由于高清的邮票电子图案比邮票目录上的观赏效果好,加上当时经济不独立以及求学在外、邮票未带出等因素,因而我乐此不疲。我平时有浏览集邮网站的习惯,不经意间搜集了不少新老票、大小版、邮资封片及港澳台邮票的电子图片。上大二时,我已经有猴票方连和整版,当然都是电子图片。除了特殊印刷工艺在电子图片上难以反映出外,欣赏电子图片与欣赏邮票实物相差无几,且不用担心保存问题。通过搜集邮票电子图片,我对港澳台邮票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香港邮票的动感、澳门邮票中西合璧的水彩风格以及台湾邮票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令人印象深刻。

   有人可能会问:花这么多时间搞网络集邮,会影响学习吗?其实,网络集邮与学习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欣赏邮票是一个探秘的过程,除了揣摩设计者想传达的信息外,学习邮票上的英语也是一种乐趣。我上大学修英语专业,有随处学习英语的习惯。在兴趣点上学习,记忆更深刻。从香港邮票标准的中英文对照上,可学习些基础英文单词。当时中国集邮信息网英文版上有与新邮相关的详细英文背景资料,翻译得也很棒,我经常下载查看,并将小版图案、生词的中文翻译等也放进英文说明内,图文并茂。可惜不知何故,2007年起英文背景资料就仅剩邮票发行的简单公告了。英语专业要求对英语国家的自然人文有所了解,外国邮票是一扇很好的窗口,通过浏览国外邮政网站,也可以获取一些信息,再借助网络搜索功能弄清邮票上的背景资料。如搜集到一枚山峰图案的美国邮票,下方标有Mt.McKinley,经过查询得知该峰位于阿拉斯加,是北美洲的最高峰麦金利山。

   网络集邮如果搞得好,不但能促进学习,还能丰富大学社会实践。从大三起,有些同学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比如当家教等,为大四时找工作做准备,但由于我们学校位于郊区,参加社会实践十分不便。英语系开设有国际商务方向的选修课,我选修市场营销。由于学校里没人专门卖过邮票,因此,我决定将探究大学潜在邮票市场作为社会实践项目,从网上采购邮票,利用学校人气极旺的BBS发布邮品转让信息。我对预购邮品做了定位:不碰炒作品种,不拘泥于集邮爱好者,不把目标定位在寄信上,而是定位在学生间的礼品消费上。首先我把目光锁定线装书小本票,先在网上买了80本《安徒生童话》本票,十分畅销,仅7天就销售一空。接着,我又陆续进了线装书类小本票、生肖类小本票,辅以封片、年册、港澳邮票等邮品在学校BBS上出售,之前搜集的邮票电子图片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派上了用场。当面交易时,通过介绍邮票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少同学、老师(包括外教)往往还会再选购些喜爱的邮票。虽然利润不高,但结识不同院系的人、积累邮品销售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的大学毕业论文也与网络集邮有关——《CampusPotentialStampMarketDevelopment(校园邮票市场开发)》,把校园邮票市场的需求做了一次全面分析。

   大四找工作时,虽想过从事与集邮相关的工作,但没想到最后竟能成为现实,这主要归功于大学时期网络集邮的“无心插柳”,也为我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来源:博客论邮 作者:杨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