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发展概述(三)


91邮票网 2012-08-06 17:26:10 浏览量:402

 清代晚期,随着卷烟的普及,吸闻鼻烟之风巳衰,鼻烟壶的制作也日见式微。但此时鼻烟壶中的新品种一内画壶则异军突起,以崭新的面貌承担起中国鼻烟壶"绝唱"的重任。

   所谓内画鼻烟壶,也就是在鼻烟壶内画彩绘装饰,故又称"内画壶"或"里画瓶"。内画艺人利用玻璃、水晶、玛瑙、琥珀等质地的鼻烟壶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形制特点,在其内壁上绘画施彩。所取的题材内容异常丰富,不仅有鼻烟壶的传统题材,还有人物肖像,民俗画卷,诗文书法和缩摹古人字画等。在绘画技法上, 不仅有中国水墨画的浓、淡、枯、润的笔墨技法,而且还有工笔写意风格,甚至还借鉴了西洋油画的画法。在小小的鼻烟壶上,再现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各种技法和表现形式,将书画艺术与鼻烟壶的造型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鼻烟壶更富于中国民族工艺的特色。

   最初的内画鼻烟壶都是用竹笔直接在玻璃料器、水晶鼻烟壶的内壁上作画, 因内壁光滑,不易着墨和色彩,所以,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或图案,风格粗犷。以后,内画艺人在不断的实践中又发现,先经过"串膛"处理〈即用铁砂球或金刚砂等将壶内壁磨砂,使壶内壁产生一层毛面)的玻璃料、水晶烟壶内壁,细膩而不滑,易于着墨和色彩,其效果和在宣纸上作画基本相似,从而使中国书画技法在内画壶上得以充分施展和发挥。于是,出现了一些工细的人物、花鸟和山水等内画作品。从清光绪年间到本世纪初,涌现出一批技艺高超的内画壶艺术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丁 二仲、桂香谷、张葆田、陈仲三、孟子受等人。他们在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并由此发展出京、鲁、冀三大地方艺术流派。早期内画壶艺人周乐元原本是一位宫灯画师,具有较高的文字、绘画修养,其所作内画壶作品多仿王石谷、华黾等名家手笔,山水、花鸟、虫草和书法无不功夫精到,对后人影响很大。桂香谷的内画壶亦仿前人山水笔意。马少宣在清末民初名声卓著,其内画装饰以人物肖像见长,吸收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讲究明暗光线,其艺术风格与传统水墨画相去甚远。他是最早在内画壶艺术中借鉴西方油画表现技法的艺术大师之一。叶仲三和孟子受的内画壶作品以人物为主,虽都采用传统中国画技法,却风格迥异,前者以浅绛细笔淡墨,后者则为浓墨工笔重彩。丁二仲不但精通内画艺术,而且亦擅长书画与篆刻,内画作品多仿摹宋、元、明、清的名人字画,风格独特。

   京派内画壶富有显著的晚清文人绘画风格,鲁派和冀派均由京派中发展出来。现在的内画壶艺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京派内画壶艺术传人刘守本,师承叶仲三之子叶晓峰等,继承京派叶氏内画壶的特点,画工精细, 色彩鲜明,其代表作内画壶"百子图"和"水浒一百零八将"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鲁派内画壶艺术传人李克昌,师承薛京万,而薛京万又师承其父薛白都,薛白都受业艺于光绪年间曾在京师供奉内廷的内画壶艺人毕荣九。李克昌的代表作内画壶"红楼梦"、"清明上河图"等,在国内外受到极高的评价。

   冀派内画壶传人王习三,原先师从京派叶晓峰、叶華祺,但他博采众长,将绘画中的工笔重彩技法融于内画壶艺术,形成了独自的风格。他的"清代帝后肖像"内画壶作品曾在美国纽约展出,引起轰动,声誉极高。

   中国鼻烟壶最初是为盛装进口的"洋烟"(鼻烟)所需而出现的,最终却以一种脱离实用功能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而出口海外,这一"进"一"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博大胸怀和富于创造的艺术天赋。小小的内画鼻烟壶内,凝聚着中华民族高度的艺术和智慧。

   今天,鼻烟壶早已成为历史,但鼻烟壶的工艺并没有随着鼻烟一同消失,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作为一种中国民族工艺财富而流传下来,并且正为当代的艺术家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标签:鼻烟壶  鼻烟壶发展概述(三)  内画壶  

  上一篇:鼻烟壶发展概述(二)
  下一篇:夏季玉石要常清洗
标签:
上一篇:保险印花    下一篇:夏季玉石要常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