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水起的砚石市场 如何收藏明清砚台?


91邮票网 2012-08-06 12:30:58 浏览量:326

  砚,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位令人文墨客们青睐,还以高昂的价值回报吸引着无数的收藏者关注。

近几年来中国内地收藏投资艺术品市场行情大好,而砚石却一直是个冷门收藏项目而未受到关注。但在中国香港则是另一番景象。早在1994年的香港拍卖市场,砚台就已受到收藏界青睐,其价格最高的时候就可达到十几、二十万人民币。10年后的香港,砚台的价格已突破百万。2004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清康熙松花石雕夔龙纹砚”就以140.64万港币成交。翌年,香港苏富比再次推出了“清乾隆松花石雕灵芝纹砚”,以191.2万港币的高价成交。而内地的砚台市场,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直到2007年,江南第一拍西泠印社拍卖首设名砚专场开始,砚石市场才受到收藏界的关注而风生水起。好在随着砚台市场的日渐繁荣,砚文化、砚学也在兴起。一批砚文化的先行者已纷纷推出砚学专著,一批有识之士也纷纷建立组织宣传推广砚文化。特别是同根同脉的海峡两岸藏砚人,不断交流,相互切磋。

今天,因我们的书写形式和用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极少数书画家及水墨爱好者外,砚台已经脱离实用的范畴,完全变为案头的观赏品和收藏品。因此,唐以前甚至到汉代的砚石,尽管其历史价值很高,甚至有的砚石也很名贵,但因工艺观赏价值相对较弱,其市场价格并不高。明清两朝之后,砚台工艺精品尤多,纹饰美观,特别得到藏家的喜爱。尤其是“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藏品,砚式上承历代,百花齐放,风格多样。取材之广泛为历代所不能及,更是藏家梦寐以求的宝物。但就砚台市场的整体表现而言,尤以文人砚与宫廷砚领衔古砚市场。

文人砚,发于宋,兴于明清。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在朝野内外有了很大提升。他们不仅在庙堂之上参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决策,更在民间将其高雅志趣融入文化、艺术之中,这尤其表现在绘画方面,从而确立了“文人画”体系。作为这些文人的案上之砚,自然也独具文人之品格,追求之境界,使其具有“得之象外”的人文精神。达官显贵及文豪、书画家等,纷纷藏砚和著书立说,苏轼、米芾是这个时期砚台收藏家的代表。元明两代,民间以砚台收藏著称的大家如项子京、董其昌等不可胜数。有清一代,藏砚之风普天皆兴。纪昀、刘墉等显赫要人,也热衷于集藏名砚,纪晓岚还编撰了《阅微草堂砚谱》。到了民国时期,民间收藏大家也比比皆是,如沈石友将自藏之砚整理编撰出《沈氏砚林》等等。文人的参与,最终使砚台集观赏、研究、收藏于一身,成为精品砚的代名词,市场中的翘楚。

在中国古代,砚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许多门类的艺术品。除了文人喜爱之外,与皇家、官家的宠爱不无关系。砚台非是寻常家用摆件或生活实用器皿,而是直接为上层建筑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宗教等方面服务的重要工具。南唐后主李煜就痴迷砚台,“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宋李之彦《砚谱》)李煜在位期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置了“砚务官”,“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廪之给”。到了宋代,更是“文人皇帝”辈出,宋仁宗、宋徽宗等留下了许多与砚有关的故事,宋高宗还亲自参与对砚台石品的讨论(《翰墨志》)。文治武功的乾隆皇帝对砚台更是情有独钟,亲自主持编撰了《西清砚谱》。松花砚也因康熙、雍正、乾隆的欣赏,被康熙封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从而名扬四海。帝王们对砚台的青睐,往往为追求完美而不计工本,无论材质还是工艺都可以举全国之力,因此,今天的市场上,宫廷砚往往与天价相连。

今天,虽然明清砚台为艺术市场主流,但并不表示宋以及宋以前的砚台没有投资价值。2005年,中拍国际推出的“唐代王丘六足莲花奉双凤池歙砚”以126.7万人民币成交;2010年,北京瀚海春拍的“宋制洮河砚”也以58.2万人民币成交;2012年,一方“元至明元至桂馥铭大龙尾砚”更是以155.25万人民币的高价卖出。由此可见,它们也具有收藏潜力,只是相较精美的明清砚台,我们欣赏、收藏的角度有所变化罢了。

中国当代砚石的发展,面临的一个相同难题是原料的匮乏。如果砚台发展遭遇无米之炊,失去物质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无法传承下去。

歙砚与端砚、洮砚和澄泥砚并列为全国四大名砚,其中尤以江西婺源的龙尾石为上品。目前,婺源唯一的老坑矿所产石料几乎绝迹,新坑矿甚至歙县附近地区所产的砚石料也将面临枯竭之境,保守估计,歙砚最多只能开采10年左右;而位居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业已进入“纯库存加工”时代。早在2000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便把端石列入“保护性稀有矿产”名录。2003年,肇庆市为消除非法开采,全面“封坑”,五六十个出产端砚的主要矿坑被钢筋、水泥严严实实地封上了洞口。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如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端砚身价因资源稀缺而价格猛涨;而洮砚的生产也已走向“断根”边缘。如今,几大名坑都已“封坑”,现在销售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卖一块就少一块了,故砚石之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古砚因其有文人参与和历史价值而被藏家追捧,当代砚台则因与雕刻大师结缘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2006年5月20日,“端砚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歙砚制作技艺”也随之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种,被划入传统手工技艺的范畴。目前,歙砚雕刻经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了多种流派。雕刻技法和设计继承传统之精华,又弃其俗气、匠气,使这项传统工艺更具收藏价值。目前,歙砚雕刻大师的代表人物有王耀、蔡永江、周新钰等,他们在传统工艺后继乏人的现状下,成为砚雕领域内的璀璨之星。



  标签:风生水起  风生水起的砚石市场 如何收藏明清砚台?  明清  砚石  

  上一篇:烟标收藏首选“套标” 四年价格翻了五倍多
  下一篇:投资冷思考红木的诱惑 2012年红木市场降温状态探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