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鸽不是“万金油”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146

   在之前发行的《“三八”妇女节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上,又一次看到了熟悉的“白鸽”身影。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所发行的一系列纪念邮票,“白鸽”或“和平鸽”比比皆是。重大节日也好、重要活动也罢,好像邮票上不用“白鸽”就凸显不出和平、祥和、隆重的气氛。

  笔者以为,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在邮票设计上的一种窠臼。无边的重复是我国邮票设计创新之路上必须搬掉的最大绊脚石。

  邮票方寸之地,要吸引大家的眼球,设计显然是关键因素,而设计的基础又在于对画面元素的选择与把握上。不可否认,白鸽确实是表现和平的最佳元素之一,但却不是惟一的元素,频繁地使用“白鸽”,只能造成视觉上的“审美疲劳”,降低邮票的观赏性。

  推而思之,其实类似的问题在我国邮票设计上并不少见。运动会题材往往就是一枚会徽、一个吉祥物;人物题材一般总是一张站像、一张坐像。每套邮票的主图风格千篇一律,难免缺乏各自的特色。

  对邮票设计者而言,这样的选择固然比较稳妥,既省却了不少心思,又不容易出问题,但却似乎少了些对受众感想的顾及。

  回头来看《“三八”妇女节一百周年》邮票,完全可以选择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和故事出一套纪念邮票,或许预先谋划,将一些原本对发行时间节点没有特殊要求的女性选题放到3月8日这天来发行,不也同样可以起到纪念的意义与作用吗,且增强了邮票的观赏性与知识性。

  只有具备开放性的思维和广阔的眼界,邮票设计才能推陈出新,才能刺激大众的集藏兴趣,进一步提升中国邮票的形象与影响。一家之言,供邮票设计者和集邮爱好者参考。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作者:蔡敏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