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釉瓷越鲜越红越吉祥(图)


91邮票网 2012-07-04 13:36:16 浏览量:607

 
                 明永乐鲜红釉高足碗。

鲜艳亮丽的红色,是古代陶瓷匠人梦寐以求的色彩。自元代末年高温红釉瓷诞生后,这种充满吉祥寓意的器物便成为历代皇帝的至爱,而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能得到一件红釉瓷器便如获至宝,爱惜不已。虽然现在烧制高温红釉瓷并非难事,但古代红釉瓷并不会因此而贬值,反而更显得弥足珍贵。本版文字:钟葵

  中国陶瓷装饰艺术发展到元代是一道分水岭,元以前胎装饰是主要装饰手法,而元以后的主要装饰手法是釉装饰。在元、明、清时期,釉装饰得到极大发展,达到历史的顶峰。大名鼎鼎的红釉瓷就是创于元代而成熟于明代,继续发展于清代。

  红釉瓷属于单色釉瓷。所谓单色釉瓷,是指在胎外施单一颜色釉彩的瓷器,古玩行称“一道釉”。这种瓷有高温釉和低温釉两种,高温釉是在生胎上施釉后经1200℃以上高温一次烧成;低温釉是在熟胚上施釉后复烧而成。红釉瓷也有高温红釉瓷和低温红釉瓷之分,前者以铜为呈色剂,后者以铁、金等为呈色剂。

  红釉瓷烧制难度极大

  人们常说,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在品种繁多、百花争艳的单色釉瓷中,高温红釉瓷的烧制难度最大。它难就难在以铜为呈色剂,而铜的呈色不仅与铜的含量和釉的成分有关,对窑内温度、气氛变化和窑外天气也十分敏感,如果温度和烧制气氛掌握不好,铜就会发黑、变绿,甚至产生“烧飞”现象无法显色。即使用同一配方,在同样的条件下烧制,只因摆放的位置不同,器物的色调也不同。

  正因为高温“铜红”釉如此难以“出彩”,唐宋两代在国力鼎盛时期也烧制不出呈色纯正的红釉瓷。如唐代长沙窑的“铜红”釉执壶红中带黄,宋代钧瓷红中泛紫或泛青。到了元代,聪明的陶瓷艺人创烧出著名的釉里红瓷器,并在此基础上经无数次摸索、试验,终于烧制出高温“铜红”釉瓷器,但成品极少,且釉色尚不够纯正,目前元红釉瓷器的传世品在全世界仅十件左右。

  真正釉色纯正,鲜红艳丽的“铜红”釉瓷器出现在明初永乐、宣德时期,学术界一般称永乐时期的红釉为鲜红釉,称宣德时期的红釉为祭红釉,无论鲜红釉还是祭红釉,都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之作。永宣红釉瓷不仅是后世难得一见的极品,在当时也已万分珍贵,其价格已同宋代官窑相仿。而永乐鲜红釉又在宣德祭红釉之上,正如明人王世懋所说的:“我朝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当时还有“永器鲜红最贵”之说。

  永乐鲜红釉瓷的特征是胎骨致密,体轻而薄,红釉莹润透亮,呈色最好的如初凝鸡血,称为宝石红。有的器物内外均红釉,有的器物内壁白釉外壁红釉,有开片纹者多无年款,无开片纹者部分有年款。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藏有一件有年款的永乐红釉高足碗,高9.9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4.2厘米,内壁为白釉,外壁为红釉,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此碗釉色鲜红,亮丽匀净,但仍称不上是宝石红。笔者曾见过一件内外施红釉,有开片纹的永乐红釉蒜头瓶。此瓶高17.5厘米,瓶胆宽7.8厘米,足径5.3厘米,口径4.4厘米,胎薄体轻,口部边缘只有0.6毫米,手摸有锋利感,整器重119克,釉色莹润,鲜红如鸡血,可谓真正的宝石红釉。

  以西红宝石为末入釉

  宣德红釉瓷的特征是胎体比永乐器厚,釉面匀称见桔皮纹,色调庄严肃穆,呈色较永乐红釉为暗,有些器物釉表见青紫斑点。

  永宣红釉瓷之所以如此鲜艳亮丽,宝光四溢,据记载是因为“以西红宝石为末入釉”,“用红铜条、紫英石合成”。宣德以后,成化、正德年间虽有烧制,但成功率甚低,且成品的颜色不可与永宣器同日而语。到了嘉靖年间,因用于烧制高温“铜红”釉的紫英石料已断绝用完,只能以低温的矾红釉替代。矾红以铁为呈色剂,故又称“铁红”。明代矾红器多以刷抹方式涂于白釉上,可见刷丝痕,又称“抹红”。从此以后,高温“铜红”釉中断了100多年,至清代康熙时期才再度烧成。

  清代高温“铜红”釉主要有郎窑红、豇豆红、霁红等。郎窑红釉层厚润,红艳奔放,有玻璃光泽,见开片和牛毛纹,又称“牛血红”。豇豆红呈色如煮熟的红豇豆皮,有粉质感。因烧成温度条件有差别,呈色有几种,明艳正红的叫“大红袍”、浅淡粉红的称“豇豆红”、鲜嫩娇艳的称“美人醉”。霁红是仿明宣德祭红釉的产品,深沉红艳,釉面不流不裂,见桔皮纹。清代低温红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铁为呈色剂的珊瑚红,另一种是以金为呈色剂的胭脂红。珊瑚红即明代的矾红,因烧成温度较明朝高,红中带黄如红珊瑚。胭脂红有浓淡两种,浓的称“胭脂紫”,淡的称“胭脂水”。

  红色吉祥含义丰富

  明代永宣时期的高温红釉瓷器之所以登峰造极,与元代打下的基础有关,与独有的釉料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明代开创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辈子与红色有缘,红色就是他的幸运色。他年轻时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发迹于南方的应天府(今南京),建国后定国号为大明,这些都和红色的意义有关。在他看来,朱姓属火,火的代表色为红色,火代表的方位为南方,他的成功与南方、红色、火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洪武三年,朱元璋规定以红色为贵。因元末景德镇陶瓷艺人已创烧出高温红釉瓷,他认为这是明朝兴盛的征兆,所以下令继续烧造元代延续下来的红釉瓷器,包括釉里红瓷和红釉瓷等。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高温红釉瓷终于取得辉煌的成果,也成为明朝的象征。红釉瓷在明朝的兴衰与明朝的国运似乎也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在国力最强盛的永宣时期红釉瓷的生产也达到高峰,明朝国力衰弱时红釉瓷的生产便走下坡路,而到明末时高温红釉瓷的烧制技术也莫名其妙地失传了。

  其实,红色代表吉祥这种观念早在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红色是火的颜色,是太阳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由来已久,古人认为红色代表喜庆,他们把陶土加热后得到红色,随后大量应用到壁画、房屋与器物的装饰上。在古代,凡有喜庆日子,都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插红花,结婚则更少不了红。红色象征权力,古代官印多以红色为印记。古人认为红色可以辟邪,所以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在家中摆放红色的物件。另外,红色还象征兴旺、发达、顺利、成功、圆满等。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吉祥含义之丰富是没有哪一种颜色比得上的。

 



标签: